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分类>>

越南之行见闻之二:越南leyu·乐鱼平台外乡企业为何长不大?

2024-09-11 16:29: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我来到一幢外立面呈褐色的高档写字楼,几名穿着白衬衫、戴着工牌、妆容精致的越南白领在门口抽烟。推门走进去,星巴克、三星、zara、阿玛尼、范思哲、耐克这些熟悉的品牌马上映入眼帘,咖啡和香水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大厅里放着欧美的时尚音乐。

  这是越南首富潘日旺在胡志明市闹市区开的Vincom Center,这个位置大概相当于上海的淮海路,附近的公寓售价常常要高达十几万人民币一平米。越南的写字楼出租率超过90%,是亚洲表现最好的写字楼市场。

  在一楼临街的黄金位置,潘日旺自己开的Vinfast电动汽车专卖店格外引人瞩目。一黑一白两辆VF6型号的两厢电动车摆在展厅中间,不时有越南精英驻足观看。坐进车里面,并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惊喜,它像极了三年前的某些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型号。

  商场门口停了好几辆浅蓝色涂装的Vinfast电动汽车,这是用Vinfast自己的打车软件叫来的出租车,它明显比一般的越南出租车要高档,相当于当地的滴滴专车。

  不久前,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一度市值冲到2000亿美金,从而成为全球市值排名前三的汽车公司,这家公司因此被媒体称为“越南特斯拉”、“越南比亚迪”、“越南小米”,显示出这个一亿人口的东南亚国家在新兴科技产业上的野心。

  不远处的越南战争博物馆,门口摆满了这个国家战胜美国时的战利品:F5战斗机、UH-1直升机、CH-47支奴干直升机、M48坦克、M113步兵战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历史上的辉煌带给这个东南亚国家一种说不出的莫名的优越感。

  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越南本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Vinfast等越南本土龙头企业,对于研究越南制造的真实含金量,包括对中国的真实影响,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系列的上一篇文章我提到过,越南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外资占比极高,且以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这很像2005年前后的苏州。

  中国在上一规模引进电脑、手机、新能源汽车加工制造产业之后,极大的带动了中国的产业升级,体现在品牌端做大了华为、小米、联想、比亚迪、理想汽车、OPPO等本土品牌,体现在供应链上做大了京东方、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公司。

  自2015年以来,三星已经支持了近400家越南公司,以提高竞争力和产品质量,通过合作计划,参与三星供应链的越南一级和二级企业增加了 12 倍,从 2014 年的 25 家增加到 2023 年的 306 家。

  三星在越南的本土供应商主要在生产精密模具、包装材料、螺丝、紧固件、精密塑料组件、印刷产品等。

  三星培育越南本土供应商的效果非常显著,经过40 个月的支持,这批供应商的效率提高了 50%,出错率减少了 3%,这批企业在加入三星越南供应链时也享有优先权。

  举个例子,越南一家叫做Manutroics 股份的公司是三星的二级供应商,生产光盘(CD、DVD、CD-R)并组装高科技电子产品。三星派专家对其进行改进咨询2个月后,该公司的PQC(开始/中间/结束检查)的缺陷率下降了3%,塑料库存成本降低了63%,设备损失率降低了35%。

  北越科技股份公司(Bac Viet)是三星电子在制造精密模具和电子塑料部件领域的二级供应商。三星公司的深度辅导给这家越南公司带来了生产、产品质量和库存管理方面的显着改进成果。此后,该公司的库存率从37%下降到24%。在三星专家的支持下,Bac Viet还成功建立了一个长期错误改进系统,帮助测量和分析错误,以便及时制定改进计划和预防策略。因此,在改进过程之后,PQC错误率降低了11%。

  回顾中国走过的路,外资研发中心对中国本土产业带动极大,可以称之为培训本国科技人才的黄埔军校。例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中国研发中心、摩托罗拉中国研发中心等,在历史上都曾经对中国科技产业输送了非常多的人才,他们要么出来创业,要么加入其他本土企业,总之人才溢出效应非常明显。

  跨国公司的大量投资建厂,往往会带来人才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例如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早年就是在日本TDK公司工作多年。

  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是鸿海精密在中国首次招聘的149名员工之一,从“亲力亲为,言传身教的工作作风”,到车间工厂的标语语录,立讯精密身上充满了“鸿海精密”的影子。1999年王来春创办立讯精密的时候,业务布局全部围绕鸿海精密展开,深圳、昆山的工厂都为富士康做配套服务,富士康系的业务贡献了立讯精密营收的一半以上,当时人称“小富士康”,甚至到2009年立讯精密上市,富士康出资4000万成为立讯精密当时的第三大股东。当富士康一部分产能撤出中国的时候,立讯精密买下了许多富士康留下的产线。

  评价一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该国制造业企业是否有如三星、小米、索尼、比亚迪这样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销售品牌。第二,该国的制造业企业是否有诸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富士康、京东方等公司一样打入了国际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链。

  我们看一下越南的企业50强榜单。可以看到,这里面大部分都是银行和地产公司,制造业企业还是偏少。

  越南信贷评选出的越南十大电子制造品牌,全部是中、日、韩三国投资的企业,比如大宇、住友等,没有本土企业的身影。

  我查了下越南的制造业民营企业十强,有做钢铁的和发集团、和森集团、和平建设、东亚股份和阮明钢铁,做塑化工业,提供可降包装的的STAVIAN 化学股份,从事汽车工业的长海集团和清丛集团,电气设备的GELEX集团。

  和发集团是越南最大的制造企业,钢铁是核心业务,占到了利润的80%,各种钢材年产能年产能 80万吨,在越南排名前十的制造业中,类似的还有和森集团、和平明集团、东亚股份和阮明钢铁,钢铁行业占了整整一半,匹配越南国内现在土木基建大规模开发的阶段,整个越南钢铁年产能才只有 2700 万吨,不到宝钢产能的一半。

  STAVIAN 化学股份公司作为唯一入榜单的的化工企业,主要业务是提供可降解的包装,因为越南本土大量承担组装等终端环节,对包装的需求十分旺盛,剩下两家分别是汽车行业的长海集团和摩托车行业的清丛集团,主要业务也是围绕组装和销售环节展开,比如长海汽车分销系统包括遍布全国的 93个展厅和 59个代理商。

  越南本土汽车厂商的领先企业——长海汽车公司是越南本土仅有的兼顾卡车、乘用汽车以及公共汽车的汽车公司,但是零部件的本土化率只有30%左右,担任的主要是整车组装任务,代工服务的客户有起亚、、现代等日韩品牌。

  长海汽车孵化的自主品牌THACO在2019年向菲律宾试出口2辆巴士,最终2020年实现出口15辆大巴的出口,2021年首次实现向泰国等市场出口零部件,从此就没有了下文,成立了27年的企业,最近才开始确立零部件国产化的目标,产能目前还十分有限,年产能只有1000辆左右, 无法承担起类似比亚迪这中链主企业的角色,因为订单有限,该公司对越南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带动有限。

  GELEX集团是越南少有的可以提供电气设备的公司,得益于北部多山川河流的地理环境,水力发电技术有相应储备,现在重点投入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越南评估报告公司评出的越南本国十大科技公司为:越南军队电信工业集团、越南电信集团、FPT股份公司、越南移动电信服务公司、越南电信服务总公司、越南计算机传媒集团、越南VNG股份、越南哈内尔(Handel)股份、越南技术与传媒股份、越南电信股份。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越南的科技产业以电信类国企为主。从专利申请数量可以看出越南科技公司的含金量。2021年越南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的公司是越南军队电信工业集团,共申请了17项专利,而中国排名第一的华为公司一年约申请6500项国际专利。

  由于经济上依赖外资,就需要在产业政策上对外资倾斜,对本国企业的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例如VinGroup自己做的手机、电视机,就和三星形成正面竞争。而三星一家公司占越南20%的GDP,是越南得罪不起的大金主。

  越南的互联网创业近年来比较热,截止到2022年,科技独角兽公司一共有四家:VNG、VNLife、MoMo、Sky Mavis,估值超过1亿美金的创业公司有11家。越南的风险投资一年的市场规模大概在十几亿美金的样子,大部分金额都投向了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类的公司。

  看似有一亿人口的越南,实际消费能力很弱。我们以汽车产业为例,越南一年的汽车销售量仅为30万辆,和其人口规模过于不匹配,相比之下中国一年汽车销售规模超过3000万辆。

  有足够庞大的国内市场做支撑,使得本国企业可以挨过周期,这在一些重资产强周期行业至关重要。中国的华为、京东方、比亚迪、小米这些企业无一不是依靠坚实的本国市场扛过周期的。

  评价一国企业的科技含量,一个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它的研发投入。按照欧盟发布的全世界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越南只有VinGroup一家企业上榜,这家企业一年的研发投入约为1亿欧元左右,仅仅相当于华为的几百分之一,也远不如小米、联想、比亚迪这些中国企业的一个零头。

  越南的VinGroup旗下拥有新能源汽车、手机、电视、互联网、房地产、零售等多个业务,其创始人潘日旺是越南首富,他在苏联(俄罗斯)留学多年,此后在乌克兰创办了一家方便面企业,2010年的时候将这家公司以1.5亿美元卖给了雀巢,此后带着海外的第一桶金回国炒房地产,赶上了越南房地产的黄金时期从而大发横财。

  在房地产赚钱后,潘日旺又开始搞零售、餐饮、金融等产业。此后他又搞了自主品牌的手机、电视,然而都经营的很一般。

  近两年,随着电动车概念的爆火,且越南本土的电子供应链日益成熟,潘日旺创办了一家叫做Vinfast 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该公司2021年在美国借壳上市,由于流通股仅有1%左右,该公司的股价很容易被庄家操控,使得该公司一度市值冲到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市值排名前三的汽车公司,Vinfast由此被称为“越南特斯拉”“越南比亚迪”,该公司在国际国内的关注度暴涨。

  但很快Vinfast就被打回原型。越南本土只是一个年销售30万辆汽车的很小市场,Vinfast就宣布到美国建厂造车,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Vinfast的汽车口碑不佳,毫无竞争力,销售非常惨淡。

  我在胡志明市中心经常能碰到刷成天蓝色的Vinfast出租车,使用该公司自己的打车App可以叫到。

  在一家Vinfast汽车的专卖店里面,我找了一辆最新款到Vinfast汽车坐进去体验了下,说实话,整体的体验跟中国国内的小米、理想、蔚来、比亚迪电动车相比还要很大的差距,且售价不便宜。

  如果从这个逻辑来看,与其说Vinfast是“越南特斯拉”,不如说是“越南恒大”“越南乐视”更贴切,因为都是房地产商造车,也搞了手机,搞了电视,也跑到美国去造车,也都热衷于玩资本。

  我查看了下越南的富豪榜,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大都是搞房地产、金融的,和制造业沾边的只有两三个人,而且制造业也主要是钢铁这样的重资本行业。

  以手机为例,越南虽然是手机生产大国,但是越南本土市场从三星到OPPO五家外国手机品牌占到了91%的越南手机市场份额。越南本土的VinSmart等品牌成本较高,迭代速度也比较慢,目前处境不佳。

  在三星供应链中,越南本土企业难以生产复杂的元器件,大部分在做包装、印刷贴牌等简单业务,其中越南机械电子能够进入三星供应链,是因为收购了美国企业Manutronics,拿到了设备和技术才得以被三星等企业认可;生产相机的日本企业佳能的情况也类似,在越南有147家供应商,但是越南本土企业只有20家。

  从三星(越南)的供应商名单中不难看出,复杂元器件供货商很少直接在越南投资产品制造工厂,比如提供移动闪存的美光、发光材料供货商陶氏化学,哪怕是组装环节,也是类似比亚迪电子、瑞声科技的中资企业为龙头,整个电子制造行业外资占比98%。

  在以挑剔著称的苹果供应链中,虽然越南有几十家参与苹果产品生产的零部件配套工厂,然而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些苹果供应工厂全部是外资企业在越南建设的分厂,缺少越南本土企业的身影。

  本国企业的成功上市、资本化,往往会形成集体造富效益,会带动一大批高收入核心高管、员工的财富升级,从而为本地创造坚实的消费和投资基础。在这一点上,外资企业往往带动有限。

  同时,因为本国企业的核心根基在本国,通常不会像外资企业那样轻易整体从一国迁出。再者,本国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一旦长大,会像一个独立的生命一样自然长大,形成很强烈的产业链外溢效应。

  当年苹果产业链来到中国,成就了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盈精密等几十家中国上市公司,那么leyu·乐鱼app,现在转移到越南的电子产业链,可以在越南同样产生一批这样的强势的本地企业吗?

  苹果和中国供应链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既是苹果成就了一批中国公司,也是这批中国公司成就了苹果,它是诞生在极特殊的产业变革时期。

  一方面,2007年乔布斯推出第一代iPhone的时间点,刚好是“无工厂制造商”刚刚兴起的年代,苹果没有一家自己的工厂,却可以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电子产品,这个过程的重构是在中国完成的。

  另一方面,在苹果供应链在中国落地的年代,刚好赶上中国加入WTO初期的黄金时代,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卖地和发行地方债的财政刺激下,对于引入苹果供应链这样能够有效拉动GDP和就业的项目极其热衷,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为了给富士康准备厂房,当时郑州市安排专班24小时工作,用16天干完了通常32天才能干完的活。郑州富士康办完海关注册登记证书,只用了1.5个小时。在郑州新郑机场不远处的一家4星级酒店里面,组成了郑州政府的富士康项目的临时指挥部,每天下午的例会要求汇报最新的进度,任何拖延和耽误,都会受到严厉的警告。郑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100多名干部和员工,在富士康郑州建厂的第一个月里面,全部都是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过夜的。

  为了给富士康腾出足够的土地,一家入驻园区多时的纺织企业,直接被当地政府“请”了出去。富士康工地缺少特殊的空气压缩机,河南省内很少见这种设备,当地居然到郑州的地铁施工现场直接拉走这种设备,让其他工程先等着。而为了让原本预计耗时12个月才能建好的富士康厂房,在4个月内顺利完工,河南省在招标时直接“钦点”了几家本地的国营建筑商,把民企排除在外,因为民企建筑商一方面很计较自己收益,另外在听指挥方面远不如国企。当地政府还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富士康航空港园区所在的10个自然村8000多人口的搬迁。

  “这种模式只适合中国。”苹果公司前顾问顾道格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指出。他认为中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提供苹果所需的规模、技能、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他和苹果的团队曾经对越南和印度寄予厚望,越南政府很配合苹果,但是越南的问题是没有足够多的工人。

  另一方面,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苹果公司一年在华的销售额高达六七百亿美金,特斯拉在华销售额2023年高达217亿美元。当时三星把中国工厂搬到越南,很大原因是三星手机在华份额已经降至1%以下。

  研究供应链很深的林雪萍老师和我交流时说,电子零部件已经是高度专业化分工,体系看似开放,但也是比较封闭的,在这里面,都是人中龙凤,很难有机会让那些体系外的新手,插进来。苹果的供应链是在中国培养的,也是在中国长大的。这是一个双方哺育的结果,在越南估计很难有这种机会了。

  三星供应链是严重排外,核心部件生产绝不会转移给越南本土企业,在三星(越南)的供应商名单中,三星电机等韩企提供了大部分部件,技术转移大部分也只发生在外资的母公司和其子公司之间,并且从事低端环节的越南本土企业在三星订单中拿到的利润也相当有限,以金太阳印刷公司为例,三星业务占到营收的一半,订单量每年增加,但是利润却越来越少,基本无法有剩余资本投入产业升级的研发中。

  现在越南吸引外资电子工厂的时间点,刚好是电子产业极其成熟的年代,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产业链都已经高度成熟,行业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在这个封闭的体系里面,上一个时代已经长大的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2008年三星到越南建设第一家工厂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6年时间,越南几乎没有诞生出一家如京东方、蓝思科技、立讯精密这个量级的电子产业世界级供应商,这绝非偶然现象。

  当然,如果再出现一个乔布斯、马斯克这样颠覆整个产业的人物,再出一个类似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这样量级的颠覆级别的产品,且越南本土企业刚好抓住洗牌的机会,也许还有机会。

  在很多时候,一个国家进行产业升级的窗口期是极其短暂的,你抓住就抓住,没抓住可能就永远抓不住了。

  例如智能手机制造产业在中国快速爆发的这个时间窗口期,中国涌现出了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传音等一大批本土手机品牌,这些品牌也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据了重要市场份额。现在越南刚刚开始接受手机产业的产业转移的时候,全球手机市场已经被中国、美国、韩国三个国家的手机品牌瓜分殆尽,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留给他们,越南本土手机品牌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是他们面临的对手太过于强大。

  郑永年教授在他的新书《中等技术陷阱》当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长期看,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这就意味着,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而发展中国家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现有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又不能成功地将应用性技术转型为原创性技术,那么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

  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四国leyu·乐鱼平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大量引入外资,从而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

  郑永年教授指出,在推动本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进程中,这四国长期过度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忽视了对本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对科技创新战略重视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研人才、风投创投等科创资源要素严重缺乏,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严重缺失。所有这些导致这四国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难以实现跃升,从而落入“中等技术陷阱”。直至今日,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既面临来自其他低收入国家的竞争,也没有足够的科创能力推动本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参与到高附加值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国家整体工业化进程放缓,国民财富积累也由此变得缓慢,无法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仍被困于中等收入陷阱。

  换句话说,低研发支出、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生产是没有什么壁垒的,光靠这个很难长期留住跨国公司的工厂,也很难形成真正强大的本土供应链。一国制造业形成壁垒的真正标志是大批世界级的零部件、设备、材料供应商在本国诞生。

  至少到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越南本土企业有呈集群式崛起的迹象,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中国依然是整个亚洲地区的中心,越南和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未来是扮演中国产业链的卫星国的角色,这个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搜索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